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题 > 学术学会

点亮精神火炬 ——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五)

来源:锡林郭勒盟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3-06-01
字体:[  |  |  ] 打印本页

长期以来,全盟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弘扬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创造,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精彩华章,成为推动我盟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事业的领头雁,为我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秉承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大力举荐表彰和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各类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搭建平台。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特开设【点亮精神火炬——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专栏,广泛宣传长期奋战在我盟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第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营造讲科学、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2022年度“创新先锋岗”——苏华

 

苏华,女,博士研究生,现任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副站长, 2009 年在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工作以来,立足专业,投身草原牧区,开发促进退化草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草牧业新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科技扶贫与乡村振兴。围绕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等问题开展深入研发,作为团队骨干提出了促进退化草地生产力恢复的畜禽草耦合模式,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8 篇,获授权专利 15 项,在正蓝旗赛音呼都嘎苏木巴音胡硕嘎查建立了长期示范基地,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操作、口碑好、效果佳的退化草地生产力恢复模式,入选锡林郭勒盟生态屏障典型案例。2019 年,研发成果被联合国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遴选为全球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2022 年,所研发的畜禽草耦合模式专用装备获得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示范成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CCTV-2、CCTV-7、CCTV-10)、人民日报、新华社、内蒙古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媒体报道。2016年至2019年,被选为“锡林郭勒盟科技特派员”;2021年被选为“锡林郭勒盟1230创新创业人才”;2022年度全盟“创新先锋岗”。

2022年度“创新先锋岗”——冷猛

 

冷猛,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生技部副主任,主要负责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科技创新工作。独立研究申报“一种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监测控制装置”、“一种凝结水泵自动程控停止装置”、“一种多点旋流式气体取样装置”、“一种火电厂用节能环保除尘装置”等多项专利。组织实施的斗轮机无人值守科技项目获得区域公司创新创效优秀成果技术攻关类一等奖;在担任科技创新工作期间公司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2021年12月获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技术攻关类一等奖;2015年3月“空冷系统防冻控制优化”获得区域公司“技术攻关”三等奖;2017年12月获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工技能竞赛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12月获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工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团体二等奖;2017年12月获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2月获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工会会员积极分子”称号;2020年2月获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2022年度全盟“创新先锋岗”。

2021年度“创新先锋岗”——郭梁

郭梁,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主任,博士研究生。带领团队致力于肉乳掺假的检验检测,主持完成了动物源性检测和转基因检测科研课题,研发出快速、灵敏、高通量以及低成本的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标准,提高检验检测以及风险评估能力,使得实验室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具有转基因检测能力的地方性食品检测机构。2020年承担了推动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以及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关键技术攻关。带领团队深入挖掘草原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功能菌群,开发优良发酵菌株以及益生菌,为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市场化和品牌化奠定基础。2017年以来,主持内蒙古科技厅、教育厅以及人社厅科研项目共4项,参与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中文核心24篇。立足锡林郭勒草原,主持制定内蒙古肉乳源性检测自治区地方标准7项,参与制定传统乳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4项,填补自治区肉乳真伪检测方法的空白,为相关肉乳品牌建设提供技术保障。2021年6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6月被评为“锡林郭勒盟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11月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银奖;2020年9月获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冠军(金奖);2020年9月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020年12月被评选为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创新创业人才);2019年10月被评选为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21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先锋岗”称号;2021年获得锡林郭勒盟“创新先锋岗”称号。

2021年度“创新先锋岗”——廖成松

 

廖成松,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科研处(科协秘书长)综合科科长,博士。承担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水土保持技术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基础》《矿区植被恢复技术》《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任务和学院公选课《文献与检索》的教学任务,主编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2部。承担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大学本科行政管理、水利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累计指导毕业论文80余篇。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大赛,连续2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10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10篇);申报专利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6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2部;参与起草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1项,校企合作转化科研成果2项,产值500万元以上。

2014年开始先后入选锡林郭勒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财政局、科技局、发改委专家库技术专家名单,2018年成功入选自治区青年科技工作者,2019年、2021年入选自治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专家名单,2020年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培养工程。多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及“创业包头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奖”指导教师;获得第八届全国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2021年获得锡林郭勒盟“创新先锋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