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详情页

一位聪明能干的牧民女儿—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宝绍岱苏木图河嘎查王海凤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22
字体:[  |  |  ] 打印本页
       王海凤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的女儿,她靠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乡,积极学习研究现代经营理念,探索肉牛养殖、疫病防治、饲草料加工等,请教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的专家在饲养和加工等方面学到新技术新方法,带动广大农牧民发展生产。从饲草料加工,到育肥牛饲养管理再到技术推广,尽职尽责,努力做到最好。在协会和个体工商管理及科普惠农工作中,受到上级的表彰。

    作为科普工作带头人,王海凤深知自己要具有带头致富能力、为广大牧民树立榜样。在家乡饲养肉牛300多头,整个嘎查在王海凤的带领下发展肉牛2万多头。2007年,王海凤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自筹资金开了福鑫酒店,店虽不大,却解决当地下岗及无业妇女就业15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困难问题。2013年获得自治区级“个体工商户先进个人”。1998年3月带头成立正蓝旗上都乳源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积极聘请专家,研制奶牛饲料搭配方法,发展肉牛饲料加工项目,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请专家到自己的嘎查讲课,通过学习引进经营理念,使王海凤和嘎查牧民掌握一定的经营经验,为以后的自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王海凤以宝绍岱苏木图河嘎查育肥养殖协会为中心,结合畜种选择、饲料购买、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进行养殖与推广,积极开展沙源治理项目,带动本嘎查协会牧民通过种草、种树、种植黄柳,三年内封育种子使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昔日的沙地有了绿色。为加快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在旗科协的帮助下,2013年4月成立了“正蓝旗宝绍岱苏木图河嘎查育肥养殖协会”带动了80户牧民增收,自己总投资150万元,搞起了肉牛养殖和饲料种植,当年销售收入180万元,年利润60万元,种植高产饲料地500亩,实现亩产8000---12000斤,为推动协会发展注入了力量。截至目前,发展协会会员160人,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增加到7000元。通过示范,积极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肉牛养殖业发展。

    王海凤通过协会带动牧民群众步入了富裕之门。在嘎查 80户牧民中,有小型拖拉机81台、大型拖拉机4台、小轿车42辆,户户通了长电、家家有了割草机、摩托车、电视机。2013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以上,步入了全旗牧区的先进行列。为了把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王海凤不断的探索新道路,努力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把肉牛养殖产业推向标准化、规范化,创造肉牛产业新品牌,并继续深入全旗各苏木,传播牧业养殖科技知识,宣传科技兴牧与牧业产业化知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领头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