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实习科科长,博士。主持“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课题“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锡林郭勒分中心建设”;获“低覆盖度治沙的原理与技术”国家科技成果1项,并依托该成果,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任务、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等课题4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等课题多项;合作发表论文16篇;授权专利13件,转化1项;出版专著4部;在编志书1本;低覆盖度羽翼袋沙障新技术1项。以科研促教学,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授权《荒漠化防治》等教学用演示沙盘2项,并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信息化、课程思政建设1门,并主持建设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生态文明-走进内蒙古》;将锡林郭勒草地资源标本馆实训基地组织申报成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基地。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专委会委员、锡盟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开展旗县专业技术人员生态建设专题培训、低覆盖度国家科技成果专题技术报告等,在技术服务工作中,以实际科技成果讲授生态文明,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获得奖项:1、202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二层次;2、2020年12月,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工程创新创业人才;3、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三等奖。
刘树森--职业学院机电系褐煤分煤灰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能源化学、化工和环境催化相关研究,共主持过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共发表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申请与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授权6项;起草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1项。2017年至今作为负责人获批1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项目、1项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内人社办发[2018]201号)、1项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NJZY19338)、1项锡林郭勒盟科技计划项目(201901),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21776194);作为负责人主持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粉煤灰土壤调理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在褐煤清洁利用研发团队基础上组建了褐煤及伴生资源清洁生产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他以培育当地自有煤化工科研平台和研发团队为主要目标,制定了依托理论研究课题的实施,以合作研究为补充的可行建设方案。
获得奖项:1、2021年03月获政协锡林郭勒盟委员会“优秀政协委员”奖励;2、2020年12月入选2020年度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培养工程;3、2021年5月入选2021年锡林郭勒盟“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
郭梁--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主任,博士研究生。带领团队致力于肉乳掺假的检验检测,主持完成了动物源性检测和转基因检测科研课题,研发出快速、灵敏、高通量以及低成本的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标准,提高检验检测以及风险评估能力,使得实验室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具有转基因检测能力的地方性食品检测机构。2020年承担了推动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以及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关键技术攻关。带领团队深入挖掘草原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功能菌群,开发优良发酵菌株以及益生菌,为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市场化和品牌化奠定基础。2017年以来,主持内蒙古科技厅、教育厅以及人社厅科研项目共4项,参与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中文核心24篇。立足锡林格勒草原,主持制定内蒙古肉乳源性检测自治区地方标准7项,参与制定传统乳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4项,填补自治区肉乳真伪检测方法的空白,为相关肉乳品牌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获得奖项:2021年6月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6月 锡林郭勒盟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银奖;2020年9月 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冠军(金奖);2020年 9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020年12月 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创新创业人才);2019年10月 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廖成松--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科研处(科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0年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18年度院级优秀工作者;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科技工作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2017.10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科技专利三等奖;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14年度优秀工作者
协秘书长)综合科科长,博士。承担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水土保持技术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基础》《矿区植被恢复技术》《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任务和学院公选课《文献与检索》的教学任务,主编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2部。承担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大学本科行政管理、水利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累积指导毕业论文80余份。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大赛,连续2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更是进入国赛,正在备战国家级奖项。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10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10篇);申报专利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6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2部;参与起草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1项,校企合作转化科研成果2项,产值500万元以上。
2014年开始先后入选锡林郭勒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财政局、科技局、发改委专家库技术专家名单,2018年成功入选自治区青年科技工作者,2019年、2021年入选自治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专家名单,2020年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培养工程。
获得奖项: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第四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及第五届“创业包头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奖”指导教师;第八届全国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二届“锡林郭勒杯”创新创业大赛及第四节“中国创翼”赛锡盟区选拔赛主体赛创新组“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1年、2012年以专家组身份,参加了西藏自治区草原普查工作,每年在西藏工作50余天,圆满完成任务;2021年7月完成了内蒙古蒙草种业科技研究院“关于协助进行正蓝旗草原本底调查”工作;在深入基层调研期间,注重把专业发展动态、新技术和新知识传授给广大农牧民,提升他们发展生产的动力源。
奖项:荣获国务院“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集体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15年4月,荣获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优秀工作者;2016年7月,荣获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优秀工作者;2021年4月,荣获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优秀工作者;2021年7月荣获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张世举--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多伦分公司 维修钳工副经理。参与组织多伦大唐煤化工气化、净化、空分、预干燥及烯烃装置的开工、维护。多次参与组织设备缺陷的优化及技改工作,如气化循环循环风机液力耦合器的润滑系统改造,预干燥提高干燥机效率的改造,空分德国曼透平增压机组轴瓦积碳的技改,气化磨煤机拉杆密封的改造及一些泵类、风机和螺旋输送机的改造。负责设备管理制度的编制,修订及督促执行,如大机组管理规定,设备检修管理规定,润滑管理规定等。
获得奖项:2015年获得机电公司技术大比武机修专业第十名;2018年获得机电公司劳模;2020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21年获得机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