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详情页

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锡盟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宣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9
字体:[  |  |  ] 打印本页

斯琴巴特尔--2020年全国基层科协“三长”

       锡盟蒙医医院院长、副书记,锡盟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团结民族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基层科协“三长”、内蒙古自治区名老蒙医、自治区草原英才、北疆管理英才、锡盟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酸马奶疗法》项目代表性继承人。任院长以来,按照卫生部“治未病”学的要求,首先在临床上开展了这一课题,已取得好的成效,子课题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酸马奶疗法”已被自治区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单位、2009年又被纳入国家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五疗科”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同时积极加强所内管理,不断引进人才、技术,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使全院服务功能得到快速提升,服务项目得到扩大,各项业务指标显著提高。业务收入由800多万元提高到4.22亿元,床位扩大到725张,病床使用率由51%提高到112%,单位建设和职工生活均得到提高和改善,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全院职工的好评,全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2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张毅--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普专家

       锡盟心理卫生协会会长。组织锡盟心理卫生协会广大会员发挥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心理咨询专业技术,通过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等单位进行宣讲,积极开展心理建康知识宣传普及,义务开展心理咨询,为群众排解心理压力。十年来,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276场,受教育达32500余人次;义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个案4090余件(人次);积极参与了“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专家行”活动,2019年配合锡盟科协深入多伦县牛心山村为村民进行了科普讲座;2017年以来,组织开展了4次转移进城农牧民心理干预工作,带领心理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社区,走家入户,先后对800余名,累计6300余人次转移进城农牧民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服务。2010年被评为锡盟优秀科技工作者,2020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普专家。
 
白松林--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 “创新先锋岗”获得者

       锡盟蒙医医院副院长,蒙医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老蒙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曾多次荣获自治区级、盟级科技进步奖。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蒙医药专业委员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蒙医震推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子课题“蒙医传统牛角拔罐疗法临床疗效的初步研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项目“临床实用蒙医护理常规手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蒙医溪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基于连接度组学的青少年酒精成瘾者渴求的神经机制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蒙医药标准化项目“蒙医药职业工种分类及其等级标准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诊药二元要诀》等多个科研课题。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造先锋岗”称号。
 
刘彩琼--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普专家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物理教师,兼任科技活动组组长。2005年创立了锡盟蒙中第一个课外活动小组,并带领学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辅导的学生作品百余件在区级、盟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个人作品“一种新型户外用环保宣传展示装置”、“一种废气设备控制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6年至2018年期间,设计建设了锡盟蒙中科技展览室,创立了锡盟蒙中创客工作室。2016年在她的主持申报下,锡盟蒙中跻身于国家级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之列,成为自治区首家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她主动兼职担任知识产权教师,组织老师翻译了自治区第一本蒙语知识产权教材,开拓性地开展了校园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顺利完成了首批自治区科技项目的验收,有力推动了全盟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先后获得第23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奖、第29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30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内蒙古科普讲解大赛暨第四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全国高校科学营黑龙江分营优秀指导老师、全盟优秀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教师、2019年全盟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奖励。202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优秀科普专家。
 
叶俭--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普专家

       锡盟植保植检站副站长。1991-2007年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98年被农业厅授予自治区农业“百千工程”先进工作者二等奖。1999-2005年参加了锡盟高寒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推广试验示范,2002年获农业厅“锡盟错季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科技承包三等奖。2005年获盟公署“锡盟高寒干旱地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丰收三等奖。2007年“全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自治区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全盟优秀科技工作者,同年被授予“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撰写了多编论文,2012年撰写的《浅谈锡盟油菜绿色防控技术工作思路》论文获得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编写《太仆寺旗种养业产业扶贫实用技术》手册。
 
包英姝--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先锋岗”获得者

       锡盟蒙医医院科教科主任,锡林郭勒盟政协委员。2016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称号、2017年4月被锡盟科协评为优秀秘书长、2017年4月获得锡林郭勒盟工会五一劳动奖。多项临床研究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和锡盟科技进步奖。担任锡林郭勒盟政协委员以来、自觉为广大农牧民着想,提交关于《敬老院医养结合模式》改善老人老年生活质量的提案和《锡林郭勒盟农牧民高血压普查》的提案得到了盟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在九三学社锡林浩特基层委员会的工作中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国内有关专家来锡林郭勒盟开展“亮康行动”,给许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早在抗“非典”时期深入一线工作,获得过抗非典先进工作者荣誉。参与过自治区、盟级多个项目课题,多次获得自治区级、盟级奖项,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先锋岗”称号。
 
李林--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高中物理教学、通用技术教学和科技辅导员工作。经常和年轻人一起探讨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对于物理习题解析,他另辟奇径、简洁清晰,具有敏锐的思考力;对通用技术实践课指导,细致入微,耐心观察,充分体现出了技术与设计的原理;对科技创新辅导,他从生活中出发,循循善诱、联想丰富,使学生获得创新灵感;对机器人竞赛的辅导,他灵活运用大赛规则,适时制定多种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从而保证了对赛场上各种情况的应对。先后有两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获得一、二等奖,先后四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年9月获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2017年辅导学生参加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中,1个团队获得国际决赛二等奖,1个团队获得中国区复赛一等奖,4个团队获得中国区复赛二等奖,3个团队获得中国区复赛三等奖,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辅导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自治区一等奖和三等奖。辅导学生在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3人次获得二等奖,6人次获得三等奖,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中1人次获得二等奖,1人次获得三等奖。
 
马建生--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全国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1998年,2003年两次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15年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万名科学使者进社区(农村,企业,军营)活动中,热情服务,尽职尽责,获贡献突出奖。95年被评为内蒙古优秀体育教师。2000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区青年科技标兵。2004年被评为内蒙古中小学音体美学科体育教学能手。2005年,2006年,2015年三次被评为全区优秀科技教师。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第三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2017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被授予内蒙古科技活动暨全区第23届科普活动工作突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辅导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作品有200多项,学生有180多人次在全国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撰写有价值的论文有十多篇发表在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上。
 
肖占军--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锡盟中心医院副院长。全盟西医领域唯一一个集外科二级主任医师、正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包虫病专业委员会连续三届副主委,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专家组成员、WHO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预防与管理中心定点医院负责人、内蒙古外科医师协会肝胆胰脾分会两届副主委等多个国内、区内的副主委。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席包虫病专家,国内有影响力的包虫病专家,锡盟普外科接地气及家喻户晓的著名普外科专家,目前为区内及国内多个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治区多项奖项。做为内蒙古包虫病学科的带头人带领内蒙古包虫病科研团队,参与国家包虫病、肝胆疾病的诊治、学术交流、规章方法的制定。特别在包虫方面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论著多篇。使我区包虫诊治科研水平达到国内水平紧跟国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做为项目负责人与蒙古国卫生部签订了人与动物共患疾病、慢性病防治、妇幼健康、人才教育与培养、科教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5年备忘录,并带领团队到蒙古国对蒙古国卫生部及蒙古国国家第一医院进行了访学及项目对接。2012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任晓光--全国科协系统进行工作者

       2003年,在信息传播条件较差,开展科普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科普队伍,硬是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艰难地播撒着科技种子,拼打出科普一块田地,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经验来。2003年任锡林郭勒盟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以来,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锡盟地区科普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5年11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4个部委授予“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5 月在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国家领导人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章。2008年作为奥运火炬传递选手参加了锡盟地区奥运火炬传递。
 
乌云高娃--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曾任锡盟医院副院长,现任锡盟仁真医院院长。《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及相关基因研究》2006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I类科研课题;《内蒙古锡盟地区牧民生活习惯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发病关系及遗传学分析》2006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2006年荣获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二等奖;《锡林郭勒盟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2011年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锡林郭勒盟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2012年荣获锡林郭勒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多篇,1994年被评为盟级先进科技工作者;200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7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评定为全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03年8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2005年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优秀医师。
 
罗嵩山--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1950年支边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农牧部工作,1954年调到锡盟组建盟草原工作站,历任草原机械科副科长、草原工作站站长,草原局、畜牧局副局长,饲草饲料公司经理,草原学会理事长、内蒙古草业系统工程学会副会长,中-加合作项目办主任,盟老科协五届副会长等职。参与组建了全区第一个草原工作站、拖拉机站、育草站、机械化防火站、机械化贮草站、牧草种子繁育场、机械化综合服务站、饲草饲料公司等事业单位。1983年7月获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颁发的《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还先后获自治区畜牧局先进个人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自治区农委“在全区消灭牛瘟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荣誉证书;锡盟科协的为锡盟科技事业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荣誉证书、自治区老科协“优秀老科技工作者”、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辛满喜--中国科协九大代表

       锡盟畜牧工作站种畜管理科科长。先后十五次被评为全盟及全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6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2005年以来在全盟范围组织实施黄牛冷冻精液配种适用增产技术,推动了全盟黄牛改良工作,累计完成黄牛冷配10余万头,共接产改良牛犊9.5万头;推广绵羊人工授精102万余只,共接产羔羊98万余只;严把种公畜量关,2006年以来共年检、鉴定11万余只,累计培育种公羊6.8万余头,为地方良种肉羊的选育提高打好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强基础工作,组织开展牛羊胚胎移植工作,特别针对牛胚胎移植技术难度高的实际,他亲自参与开展个体筛选、发情鉴定、胚胎筛选、前期准备与处理工作,共移植牛羊胚胎1560头只。通过课题实验,为全盟牛冷冻胚胎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全盟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展肉牛、奶牛、肉羊胚胎移植的新的局面,为草原畜牧业高端创新技术事业增添了力量。
       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并参与了多篇畜牧业书籍的编写。多次获得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锡盟科技进步奖等。2015年盟农牧业局党委授予的“农牧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6年4月荣获锡林郭勒盟“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
 
于晓波--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多伦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由于她业务能力强工作又积极认真,多次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并先后被评为锡盟、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锡盟医师协会老年病学分会委员。2018年8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好医师”称号。2019年全国开展结核病临床诊疗技能比赛,她作为锡盟代表参加比赛,荣获个人三等奖及团体二等奖,同年,又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比赛,荣获全国团体二等奖。2020年3月荣获全盟三八红旗手称号。2018年被选为多伦县科普专家,2019年12月被推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2021年5月被推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每年积极参加县科协举办的科普宣传周、科普日、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并利用倒班和休息时间深入到多伦县各个乡镇对老人们和村民进行了免费筛查和健康知识巡讲活动。
       2020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她又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吃住都在科室,带领科内人员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指南,规范新冠患者的诊治,同时加强对科室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及隔离服的培训,疫情结束后取得了“全科医护人员零感染,新冠患者零死亡”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