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62年9月-1973年12月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农牧林水利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骆驼山公社做秘书工作;1973年12月-1983年6月先后在中共太仆寺旗委宣传部、中共锡盟委党校、锡盟宝昌运输公司等部门做宣传、教学和基层党务工作;1983年6月-1998年12月在锡盟植保植检站从事植保植检专业技术工作,先后评聘为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和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并先后任党支部书记、书记兼站长等职。2003年9月至今在锡盟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五、六届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2002年6月-2011年6月应聘于锡盟发展研究中心任咨询专家,并兼任锡盟经纬线信息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病理学会、昆虫学会会员,曾担任内蒙植物保护学会、植物病理学会、昆虫学会理事,锡盟农学会副理事长,锡盟科学技术协会六届委员。
主持或参与21项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和锡盟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专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在锡盟植保植检站重点主持开展了“农田野燕麦综合治理”、“地下害虫、禾谷类作物黑穗病防治”、“白边地老虎防治”、“甲基异枊磷防治小麦粒线虫病应用研究与推广”、“亚麻高抗枯萎病丰产型新品种引种开发”、“油菜筒喙象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的研究”、“亚麻茎线虫病研究”以及锡盟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及天敌生物普查并编撰成各类《名录》。参与完成的《甲基异枊磷防治小麦类线虫病应用研究与推广》项目,1992年12月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亚麻抗枯萎病品种筛选利用及病原菌鉴定》项目,1993年9月获国家农业部1993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并参与完成的《农田野燕麦综合防除》项目,1993年12月获自治区星火科技三等奖;参与完成《地下害虫、禾谷类黑穗病防治》项目,1989年12月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主持并参与完成的《化学药剂防除小麦田野燕麦示范试验》项目,1990年7月获锡盟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完成的《胡麻地考虑新农药筛选及使用方法试验示范》、《锡盟农田鼠类及天敌种类生态调查研究》、《胡麻高抗枯萎病丰产型“陇亚7号”“定亚17号”新品种引进开发》、《多伦县农牧交错带蝗虫的发生与防治》等项目,分别于1990年7月、1995年1月获锡盟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并参与完成的《锡盟仓库害虫普查》、《蝗虫发生与防治研究》项目,于1995年11月分别获自治区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锡盟北部牧区(高寒地区)蔬菜生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于2002年10月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
在国家、自治区学术或技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油菜筒喙象在内蒙古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内蒙古、河北省坝上地区芹菜斑枯病暴发流行及原因浅析》、《锡盟农田鼠类发生动态及分析预测》等30余篇论文,其中有8篇论文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主编《锡林郭勒盟农作物、蔬菜病虫草鼠害及其防治》、《锡林郭勒盟蔬菜病虫杂草无公害综合防治(除)技术》、《锡林郭勒盟粮食、经济、蔬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规程》等四部科普书籍和三项技术标准。参与《内蒙古昆虫》、《牧区防灾学》两部专著编写,均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撰写的8万字《现代高新技术概述》先后刊载于《锡林郭勒日报科教周刊》。
在职期间先后于1998年12月获自治区农委“全区植保植检先进工作者”;1993年12月获自治区农学会“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1995年3月获中共锡盟委、锡盟行署“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7月获中共锡盟委、锡盟行署“锡盟科学技术拔尖人才”,1993年10月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退休后先后于2004年4月、2009年6月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全区老干部(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5年8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曾被评为锡盟先进科技工作者。